與藍溪同行二十年 | ||||
專訪西安曲江啟迪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婷婷 | ||||
發布時間:2019/10/18 瀏覽次數:1988 次 來源:藍溪控股 作者:胡燦燦/曲江啟迪創業服務有限公司 | ||||
有一個藍溪“老人兒”叫蔡姐,有一種情感叫“同舟共濟”…… 第一次見蔡姐,是我來公司面試的時候。之前,我對藍溪集團有過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這是一家很大的集團公司。剛從校園出來,原本見陌生人就有些膽怯的我,猜想著職場上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就更加有些緊張,但是當我第一眼見到蔡姐時,她臉上自然帶出來的爽朗笑容和她的熱情,就讓我很快放松下來。 那天,她不僅非常細心地告訴我入職之后該注意哪些事項,看什么資料和網站能更好的了解公司,更細致地告訴我上班的交通路線和安全事項。當時看到幾個和她相熟的同事和客戶喊她“蔡姐”,甚至以為她就是一個普通的熱心大姐姐。 但是入職以后,“蔡姐”作為單位負責人和老員工,她那種對待工作一絲不茍,認真去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態度;那種不管是同事還是客戶遇到困難,只要她能幫到忙就義不容辭幫忙的精神。才讓我真正意識到“蔡姐”這個看似普通的稱呼,絕不僅僅是個稱謂,其中的內涵和真誠,是她用二十年的堅持和沉淀換來的榮譽。 在藍溪控股高速成長的30年里,最初的“小蔡”已經和藍溪同行了二十年,她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公司,而時光和藍溪也塑造了現在的“蔡姐”。 “進入藍溪的20年,正是藍溪蓬勃發展的20年” 1999年,小蔡在完成了于西安舉辦的全國城市運動會項目后,謝絕了老板的真誠挽留,開始了又一次求職。這已經是她離開學校,經歷的第三份工作。之前,她曾在國企有過穩定的工作,也曾在民營企業獨擋一面。但是,年青好強的她卻仿佛總也沒找對立足點,直到她看到了藍溪的招聘廣告。 彼時的藍溪,還是緯二街上一家默默無聞的民營企業。整個藍溪的員工只有一百多人,辦公地點也比較狹小。小蔡入職的崗位也并非公司總部,而是藍溪下面的醫療互聯網子公司源動公司,而且從公司總經理到員工,全部都年青的仿佛剛剛大學畢業,即便是藍溪最大的領導者王總,也還時不時跨著大二八自行車上班,與其說是老板,不如說更像如今流行詞語中的清華“小哥哥”。但是,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卻仿佛有著某種魔力,很快就讓曾經多次換工作的小蔡甘心情愿把自己的命運和藍溪捆綁在了一起。 而時間和歷史也證明了當時小蔡的選擇沒有錯。藍溪控股自1998年開始攜手清華大學,在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傾力打造西部第一個大學科技園區——清華科技園(西安)而后開始逐漸發展壯大。1999年,很快公司就在南二環建造了自己的辦公大樓藍溪大廈,又相繼兼并了塑料三廠,科龍公司,西北醫療器械廠,在高新區建起了清華科技園,清揚大廈,又在咸陽建了清華科技園,啟迪中學…… 小蔡變成“蔡姐”的這20年,也正是藍溪控股高速蓬勃發展的20年。 “我們藍溪能夠飛速發展,做大做強,得益于王總和藍溪控股管理層睿智的領導,厚德載物的企業文化。” 這二十年,市場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只有投身其中的弄潮兒才最有感觸。只單單從西安本地來說,多少曾經叱咤風云的國企、民企都在市場的大浪中消失的煙消云散,仿佛從來沒有過,而“藍溪”卻已經從涓涓細流匯流入海。 經過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藍溪已經成功地將清華科技園“聚焦、聚合、聚集、聚變”的核心理念與“園區、社區、校區”復合型智慧城市功能成功復制到西部地區,并于2005年搶先進入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核心地帶,建成了包括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啟迪科技會展中心、啟迪科技會展酒店、書香逸居、景怡坊、景怡世家、西工大啟迪中學等在內的清華科技園(陜西)咸陽園區,成為國家級西咸新區核心區域最具影響力的都市板塊。 公司多年的穩健發展,是每一位領導的心血,是管理層睿智的領導使藍溪沒有迷失方向,得以沖破各種艱難險阻。當然,藍溪的發展也離不開每一位藍溪員工的努力。正是藍溪營造的厚德載物的企業文化,大家庭氛圍,激發了員工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對蔡姐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藍溪工作期間,她有了自己的女兒,現在已經17歲,可以說就是和藍溪一起成長起來的藍溪寶寶。十多年前,很多民營企業或者老板,是不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就更別說生育期間給工資了,但是我們藍溪全部做到了。那份來自企業的誠義或許并不足以滿足一個家庭的全部需要,但是員工卻看到了企業和領導者對于每位員工的真誠。 在蔡姐的印象中,20年里,有很多老同事甚至離開藍溪工作了一段時間,但又回來了。即便那些已經獨立創業的老同事,回憶起藍溪也是充滿感恩和懷念。試想,作為民營公司,又有幾家可以做到? “厚德載物”對很多人,很多企業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口號,但是藍溪卻在成長中不斷踐行著由此而生的企業精神“勤奮、智慧、協作、創造;誠信、高效、嚴謹、雙贏。”
“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在創造中實現企業價值和個人價值”——藍溪控股企業價值觀。 近年來,藍溪又加快戰略轉型,在咸陽永壽斥巨資建設云集生態園,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整體帶動現代休閑農業、生態旅居體驗、智慧農業示范、綠色農副產品加工、生鮮冷鏈儲運、進出口貿易與電(微)商營銷等多業態重組,構建了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城鄉一體化生活服務大格局,并在實現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成功地趟出一條“優化區域環境、發展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公司在不斷跨界發展,也給了員工新的挑戰和成長。正像蔡姐這樣在藍溪工作了近20年的“老人兒”,最大的收獲不是用物質可以衡量,而是她自己伴隨著藍溪的成長,實現了自我的個人價值和跨界發展。 “蔡姐”在藍溪工作近20年,工作崗位可以說一直在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而不斷調整,也逼迫著她自己,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學習、學習再學習。 最初的小蔡是網頁設計師,隨后又是行政部文員,再到胡總的秘書,再到孵化器的主管,啟迪之星(曲江)文創孵化基地的負責人。小蔡成了“蔡姐”,而她的工作崗位不但完美“跨界”,人生閱歷和知識層面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她伴隨著藍溪在成長,而藍溪也在每一位她這樣的員工努力下逐漸拓展著更多的經營領域,為社會創造著更多更好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可以說是藍溪成就了現在的“蔡姐”,而在藍溪像“蔡姐”這樣實現完美跨界的有很多。可以說是藍溪大家庭給了每一位同事更多的機會和展現自己價值的舞臺。 蔡姐說,“通過這些年負責孵化器的運營,也見證了一些公司的起起伏伏,越發感覺到我們藍溪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艱辛和不易。” 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管理層的正確決策和每一位員工的敬業付出。還要度過政策調整、宏觀環境變化等重重困難。所以藍溪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全體藍溪人的努力,更離不開以王總為首的藍溪領導層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科學穩健,高瞻遠矚的經營策略和高明管理。 啟迪之星(曲江)文創孵化基地對于整個藍溪控股版圖來說,只是一塊兒不大的經營場所,“蔡姐”也只是眾多兢兢業業藍溪人中的一個代表,類似的“王姐”、“金姐”、“李哥”、“馬哥”還有很多很多……這既是他們多年資歷的象征,更是他們與藍溪同行多年,一直堅持遵紀守法、誠信為本、操守為重、謙遜誠懇、禮貌寬容、機敏聰慧、踏實奮進、公平正直、廉潔奉公這些員工形象以后獲得的一種肯定。 當又有一位年青創業者來找“蔡總”咨詢時,一句“叫我蔡姐好了。”不僅拉近了距離,更展現出藍溪“老人兒”一直所繼承下來的謙遜誠懇作風。我們相信這正是藍溪控股可以輝煌30年,乃至會繼續輝煌下去的秘密所在。 最后借用蔡姐的的祝福獻給所有讀者,“祝福我們藍溪的事業永遠興旺發達,所有同事都健康幸福,所有“新”藍溪人都能夠在藍溪的舞臺上盡展所能,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價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