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旅游局聯合11個部門制定印發《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 | ||||
發布時間:2017/4/22 瀏覽次數:3158 次 來源:陜西省旅游局 作者: | ||||
為深入實施旅游扶貧工程,充分發揮旅游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近日,省旅游局聯合發改委、國土廳、環保護廳、住建廳、交通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扶貧辦、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農業發展銀行陜西分行等11家單位,共同制定印發了《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扶貧工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對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旅游扶貧提出明確要求。省旅游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各行各業都要把扶貧工作納入重要工作內容,采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以“六個精準”為宗旨,以旅游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為出發點,以56個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區)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旅游開發為主戰場,圍繞1178個旅游扶貧重點村36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研究制定了《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 《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按照“旅游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旅游發展”的思想,以旅游產業為載體,以全面脫貧為目的,要求各地充分挖掘貧困地區自然和人文優勢,按照“六個一批”精準扶貧思路(旅游示范縣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旅游景區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旅游扶貧試點村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漢唐帝陵旅游帶發展帶動脫貧一批、旅游土特產生產銷售帶動脫貧一批),積極推動“萬企萬村”幫扶專項行動,順應當前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結合“互聯網+”、民宿、自駕車·房車營地等新業態,重點做好精準扶貧研判、旅游規劃覆蓋、基礎設施建設、旅游項目建設、市場營銷推廣、旅游人才培訓、扶貧工程示范、強化規范管理等“八大行動任務”,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到2020年,通過參與旅游經營、提供接待服務、出售土特產品、土地租金、入股分紅等途徑,實現36萬人直接脫貧(約占全省貧困人口的11%);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5個百分點以上;平均每年提供10000個以上直接就業機會。到2020年,實現“一十百千”扶貧示范工程,成功創建1個旅游扶貧示范片區、10個旅游扶貧示范縣、100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100個旅游扶貧示范村、1000戶旅游扶貧示范戶,逐步構建以核心項目引領、重點項目支撐、示范點全面發展為堅實基礎的旅游產業體系。 本次聯合印發《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體現了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思想,同時按照部門職責,進一步明確了推動旅游扶貧的工作分工。近期,省旅游局還將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出臺推動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于發揮旅游業綜合帶動作用、有效解決旅游扶貧資金欠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必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
||||
![]() ![]() |
||||
|
||||